lehu乐虎国际

洛阳优沃仕家具有限公司

集团内邮 | 信息系统 | 协同办公 | 企业邮箱

搜索
搜索
imgboxbg

党委纪检

discipline inspection

资讯分类

谈谈共产党员的品格

  • 分类:党务工作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28 10:2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谈谈共产党员的品格

【概要描述】

  • 分类:党务工作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28 10:29
  • 访问量:
详情

谈谈共产党员的品格

刘宗林

2017年7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想跟大家交流谈谈共产党员的品格,这也是我连续7年系列党课之七。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因为去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通知》。今年3月28日又下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就是“两学一做”要变成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作为一个执政党,特别是领导13亿人口的执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员的合格性,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什么叫品格?我理解“品”就是质量,我们经常讲某某同志学识渊博有品味,说明这个人的质量高;“格”就是标准、规格,合起来就是质量标准。过去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章蕴含了质量标准,有拟人的,有拟物的。比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错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粹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描写石灰的品格,石灰的品格就是清清白白。比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向往竹子的品格,竹子的品格就是坚韧,经得起风吹雨打。陈毅有一首写《青松》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赞美松树的品格,松树的品格就是挺拔,宁折不屈,等等。

为什么我们党要把“两学一做”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的理解就是我国13.7亿人口,8875.8万党员,党员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上国家的总人口。这么大一个党,要能够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始终带领人民从事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从数量建党到质量建党的转变。现在我们党不是一个量的问题,关键是质的问题。规模已经够大了,再发展几年党员人数可能会超过一个亿,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是无法比的。一党的政党,质量如何呢?当然中国共产党永远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提法就是我们党的性质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述。但是党的整个组织先进,并不意味着组织中的每一位党员都是先进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队伍中的少数同志,本来进入这个队伍的动机未必是十分纯洁;即便是当时入党的动机很纯正,就是奔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远大抱负和目标来加入党组织,因为世界形形色色,千变万化,个人的思想认识、观念、意志也都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有的继续变好了,变得更优秀了;也有的经不起历史检验,已经蜕化变质。即便是像周永康、令计划这些进入了我们党的核心层的少数人,也发生了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很重,这也是党中央为什么要把“两学一做”不仅作为一项阶段性的党建任务,而且要常态化并形成制度,我理解意义就在于此。所谓质量建党,核心就是要使党组织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成为高品味、高质量、高标准的党员。这样,我们这个执政党就会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就会有坚强的战斗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我的探讨或者叫做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 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原点。

前些年,我看了青年学者李晓鹏写的一本书,书名叫《这个国家会好吗》,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崛起的原因,分析得很到位。其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分析中国崛起的文化背景,提炼出了一个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关键点,不在于有无宗教,也不在于讲不讲仁义道德,而是宗教和仁义道德孰轻孰重,谁是谁的根本。作者的答复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不是宗教,而是仁义道德。这里所指的仁义道德,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今天讲的“品格”的起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中华民族延伸发展的精神原点。我想有三个方面的观点来支撑我这种提法:

第一、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当然有人说现在文明史往上走了,比五千年更为久远,但我还是赞成五千年这个提法。所谓文明史的重要标志就是有了文字记载,只有文字书写的历史才叫文明史,没有文字记载以前叫着人类的文明活动。比如澧县城头山的稻作文化,据考察有已7000年历史;道县玉蟾岩的稻种,表明一万年前湖南这块土地上就有农耕文化的出现,但这都只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还谈不上文明史。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时的儒家,提倡以德化民;道家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信赏必罚;墨家的兼爱尚同;名家的去尊偃兵。除了上述几大家外,还有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等,还可数出若干流派。当时的政治流派相当活跃,各有各的理想,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汉朝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就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续了2000多年。实际上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如果追溯,就要追溯到儒家思想 。对历史稍微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儒学十三经”,如果你研究儒家著作想简单一点就看“四书五经”,再想简单一点就看《论语》,不是后来有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吗。整部《论语》不到2万字,没有大段大段论述,语言很朴素,就是记录孔子的言行,记录孔子学生的言行,记录孔子和他学生的对话,但是这部书却成了整个儒家思想的精神祭坛,让一代一代的儒生们解读了2000年!《论语》就是教你怎样为人处世,后来,孟子继承孔子的核心思想,将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标准,提升到治理国家、施政的高度,提升演化为“仁民爱物”的统治思想,这就规范了历代政治文化的思想基因,一直演变为曾国藩经常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文化是一直延续演化下来的。因此,我今天讲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说实在的“仁、义、礼、智、信”即使到了现在这个社会阶段,仍然是规范我们思想行动的一些法则,或者叫规则。比如:“重承诺,守信用”。诚信守信是当年孔子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最后一个字就是讲究“信”,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里面,就有“诚信”两个字。我曾经和我们系统的一个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做了一次交流谈话,谈得很到位,我说当初给党组承诺了的事情,后面达到目的以后,就不履行自己的承诺了。诚实守信是几千年来衡量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宁愿当小人,也不愿意做君子,那我们就很难得有共同语言了,道不同不足与谋。因此,这些传统的文化,直接涉及到一个社会一个党员的品格修养。最近史明清同志到职院去任职,临走以前约我见个面,说我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去了以后怎么做?我就和冬贵同志找他一起集体谈话,也叫任前集体谈话。我说我就不讲长篇大论了,送你三句话,希望能够共勉:第一句话把职业当事业;第二句话把同事当兄弟;第三句话把名节当生命。第一句话是对事的,职业并不等同于事业,职业是提供一个谋生的岗位和平台,给你一个职业就有点工资薪酬,有工资薪酬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能做到衣食无忧。但职业并不是事业,事业是在职业上的一种升华,给你一个平台,你未必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第二句话是对人的,怎么带班怎么共事?就要把同事当兄弟。兄弟之间怎么和睦相处,怎么合舟共济,怎么去同存异,怎么能多一点仁爱仁慈包容之心。尤其是当班长的,当你的班子成员不足的时候,你怎么去善意地帮助他,等等。第三句话就是把名节当生命。名节就是讲一个人的品格要视同于生命那么重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领导干部不看重名节,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忠贞不二,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诚实守信,讲的都是名节。我就给史明清同志送了这么三句话,既是送给他的,也是送给我自己的,我们共同去品味,去实践,我认为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中华民族维系、发展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尤其是近代,经历过无数外敌入侵,内部战乱,也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以百千计的改朝换代。这些年来我有两本书看得很用心,也引起了心灵震撼,一本书是赵伯陶先生写的《落日辉煌》,写的是康乾盛世以后,中国怎么从那么一个辉煌的盛世,一下落寞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第二本书是金一南老师写的《苦难辉煌》,写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到夺取政权,夺取江山。这两部《辉煌》都解释了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党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尽管有很多苦,有很多难,但是我们的民族已经开始在复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接触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发展到今天,首先是中东地区的两个文明,以伊拉克为地域中心的所谓“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美国入侵伊拉克,从海湾进了这两条河。当年是很文明的地方,但是“两河文明”现在是完全湮灭了,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后,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还有什么文明可言?央视《新闻联播》中的国际新闻部分,几乎天天有伊拉克的情况,可能出镜率最高的国家现在是伊拉克。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尽管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但作为一种文明已经断代,已经支离破碎,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了。唯有华夏文明,不仅还在,而且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比竞争中,越来越放射出强烈耀眼的东方智慧光芒。这里面地理的、政治的、文化自身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历代民族精英在“仁民爱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培养出的那种“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这种家国情怀的驱使,历代的民族精英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总是能够挺身而出,自觉担负起救国保种、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由此,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了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我追问;有了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血泪叮嘱;有了顾炎武老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惊世呐喊;有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精神豪迈;也有了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发自内心的呼唤!正是因为有了以他们为代表的民族精英,在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中华民族的血脉才在历史的血雨腥风中得以维系和发展,才有了当今世界来自东方远古文明的智慧之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品格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维系、发展的精神脊梁。湖南是历史上文脉旺盛的地方,三湘精英在历史的危急关头,总是能够砥柱中流,比如奠理之基的周敦颐,挽危之于既倒的曾国藩,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谭嗣同,至于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中国从满目苍夷、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到了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想这就是历代民族精英们最后的取舍,体现的是品格的力量。

第三,高尚的品格修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内在依靠。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党同样有党格。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无论是社会形态、政治制度,还是统治思想,都翻开了新的一页。但作为一个民族,对高尚品格的需要和追求,却是永远不变的。《党章》要求,共产党是由一群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组成的政治团体。建党之初,党不仅要求所有党员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而且,明确要求共产党人除了集体利益之外,毫无私利可言。回顾党的历史,从浙江嘉兴南湖上风雨飘摇的红船,到国民党灭绝人性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从井冈山反围剿,到长征中的爬雪山、过草地;从延安到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我们的革命先烈,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谁愿意慷慨赴死?我们经常讲,好死不如赖活着,有几件事,我感慨比较深。一件事就是有一年几家朋友一起到川西北,利用长假搞了一次旅游,到了红军当年过雪山的小金山脚下,想停下来看一看。海拔3800多米,站在车边上都感到天旋地转的,当时就感慨,红军当年就是从这个地方爬过去的,饭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当时我们几家人,有五十多岁的,有十几岁的,几代人都同时发出感慨。我想,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没有那么高尚崇高的品格做支撑的话,自然是很难适应的,更谈不上战胜它。第二件事是有一年我到了井冈山,看了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丰富了我的一个观点。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人为什么要干革命?好多影片都是苦大仇深的人才干革命,饿死是死,打死也是死;好多片子都是揭竿而起,反正都是一个死,也许出去闹一闹,还能够找到一条生路。但是在历史博物馆,看到几位烈士当初家里就是大富豪,不愁吃不愁穿,衣食无忧,家里面就是公子,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去?他不是奔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吗?这就是高尚的品格吧!第三件事比较震撼的是湖南台独家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尽管有52集,但我一集不落的看完了,整体感觉整部戏充满了正能量。里面能够撼动人心的细节很多,我就看到了一个细节,沙瑞金去当省委书记,省委常委第一次党课请了陈岩石去上,他退休前是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党课里面讲了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要组织突击队,敌人炮火夹击中的突击队,标准条件就是要共产党员。有个16岁的小战士,因为要这个条件他立马申请入党,当时入党比现在要容易,也没有那么多审批程序,当天就批了,第二天就去参加突击队,死在敌人的枪炮下。陈岩石说是只有一天的党员,而且这一天的党龄是报年龄报大了一岁,入了一天党龄,这种细节很感人,当时确实落了泪水。第二个情节是,沙书记问陈岩石后不后悔?为什么后不后悔?当时也是为了参加突击队,陈岩石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报大了2岁,当时报大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到机构改革时年龄限制,提副省级干部时超过了一岁,沙书记问他后不后悔?为当年的虚报年龄后不后悔?他回答沙书记,我后悔啥呀,我们18个突击队员,活下来的只有两个人,比起他们我有什么好后悔的?因此整个戏里面,精彩部分很多,能够撼动人心灵的地方也很多,但是这两个细节,我是记得很清晰的。面临着很多选择,一天党龄的小战士,虚报了两岁年龄的陈岩石,我想这也就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对着利义之间秤砣的选择,最后的依靠还是品格的支撑,还是这种责任担当。正是这种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才能够锤炼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品格修养。哪怕是到了今天,环境发生了变化,不需要我们去冲锋陷阵,不需要我们去抱炸药包,不需要我们流血,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利与义的选择,前进与后退的选择,仍然需要用高尚的品格修养,作为党的事业的坚强支撑,因此整个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原点就是我们的品格。

二、准确把握共产党人品格修养的支撑点

品格修养是精神原点,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来看,都追溯到了需要一种品格的支撑。那么这种品格支撑,支撑点在哪里?我理解是不是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探讨。

第一个支撑点就是坚定的政治信仰。什么叫信仰?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个人精神世界的灯塔,既指引了人生航向,又规范个人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信仰是定向的,既保证向哪个方向走,又是一种规矩,教你怎么做。讲到信仰,我们去过西藏、青海的人都看到过藏传佛教对他们宗教的信仰。你从青海的格尔木到西藏的拉萨,如果坐汽车走,一路的景观就是很多的教徒们,后面用马用骡子驮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是吃的,然后信徒们在拜,用等身拜,第一拜拜下去往前面一伸,第二拜以伸到的地方又拜下去,一拜要拜好几个月拜到拉萨。佛教讲究生命的轮回,追求来世的美好,他们认为这种磕长头、等身拜,是灵魂救赎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圣灵的敬仰,并坚信虔诚的叩拜可以消除过往的业障,在生命轮回中不再坠入恶道。英国有一个作家叫塞缪尔,写了一本书《信仰的力量》,写的是天主教的法国王室对信俸基督新教的胡格诺派教徒的残酷迫害。法国历史上的胡格诺战争是血腥的,书中描写了很多这样的细节,即:杀人的刽子手对胡格诺教派的信徒说,只要你“改宗归信”,就马上可以去掉铁链,回到这个世界、回到家庭、恢复自由。但胡格诺教派信徒没有一个人这样说。其中,有个叫霍梅尔的胡格诺教派牧师,先被刽子手用火红的烙铁烙了40下,然后,又被捆在车轮上,当他全身的骨头因车轮转动而片片碎裂时,他对妻子说,再见了,我亲爱的妻子。尽管你看到我的骨头被裂成碎片,但我的灵魂却充满了难以描述的来自天堂的快乐!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共产党人的信仰,比宗教更高尚更伟大,更惊天地、泣鬼神,很多是我们现在无法思议的事情。比如杨开慧被捕以后,当时的国民党对她就是一个要求,在报纸上发表一个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恢复自由。如果以我们现在常人的思维,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先把生命保下来再说吧!但杨开慧断然拒绝,坚信润之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拒绝之后慷慨赴死。如果没有一种信仰的支撑,恐怕大多数都会选择先脱离关系,然后再复婚。现在很多人为了财产分割,为了买一套房,假离婚多得很。去年建党95周年,广东电视台会同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宣部,制作了一部40集的大型纪录片《信仰的力量》,讲述了很多革命先烈为信仰献身的故事。一是建党之初有“南陈北李”之称的李大钊,临死前说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二是方志敏烈士临死前说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三是夏明翰烈士就义前写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可以慷慨赴死?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他们微笑着面对敌的屠刀?除了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那么宁愿牺牲生命去换取的东西,把信仰看得那么重,说明人一旦找到了你自己需要的信仰,那么就是高于生命的一种至高无上。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坚定的信仰,无畏的付出,才使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当然现在我们也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信仰还有没有那么重要?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价值观表现在这个团体起作用,在那个团体上也是起作用,甚至对全世界都起作用的,叫做普世价值观。比如说市场规则,优胜劣汰,资本对利润的追逐,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那么现在还需不需要信仰,我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一种社会思潮,一个政治派别,它要存在、要发展、要不被历史潮流所泯灭,就必须让它拥有独特的核心信仰与理论柱石。没有就没有美好的明天,没有美好的未来。苏联垮台的教训很深刻,最根本的是放开了党禁,允许各种各样的政党成立,而且从苏联宪法的第六条作出了修改,将第六条: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修改成苏联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一样,通过竞争的方式进入各级苏维埃政权,来实现自己的领导,一下由“核心”变成了“参与”,自己放弃了自己目标上的信仰,那么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也就在所难免。作为当代的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国际政治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地坚持政治信仰,我认为至少有这么三条:一是在奋斗目标上要有共产主义的信念。没有这个信念,就无所谓共产党人的信仰。我刚才讲了信仰是灯塔,没有这个灯塔就会偏离航向,就会触礁,就会翻船。正因为如此,《党章》中始终坚持,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两个一百年只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二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四个自信”。即“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没有这四个自信,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人生信仰就会坍塌。前些年有个美国日裔学者福山,提出来一个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我们终极的社会形态。福山说,冷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社会已经没有对手,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终的政府形式,历史的演进过程已经完成,这是  福山下的结论,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社会是最终的社会形式,如果我们自己把信仰弄丢了,就会真像福山所言历史的终结。三是工作目标上的为人民服务。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主义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其理论源头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乌托邦》。无论是西方人的乌托邦,还是中国的天下大同,一个共同点就是,关注的对象是全体人民。从这点上看,与共产党人今天的理想与主义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一点,毛主席早就提出“为人民服务”。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在出发点和目标归缩上,都能将服务对象锁定为“人民”,那么,这就是共产主义信仰的最好体现。

第二个支撑点就是无畏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是讲究责任担当的民族,传承了这种责任担当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将这种担当精神演绎到了极致。为了这种担当,可以把自己的荣辱、兴亡,甚至身家性命都抛到脑后。比如当年重庆谈判,压根儿就是蒋介石设的一个局,当时毛主席去重庆,党内包括周恩来、朱德是极力劝阻的,很可能有去无回啊,但毛主席以他对历史的担当,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担当去了,至少是以去重庆的这个实际行动,来证实中国共产党是愿意联合建国的。毛主席一到重庆,蒋介石就慌了神,连蒋介石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意料到毛主席不会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在重庆的几十天里,斗智斗勇能够安全地回到延安。中国共产党占了主动,“双十协定”签订,国民党再打,公理在共产党一边,我们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再比如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我感到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担当。毛泽东以后的时代,姓资姓社的争论,市场主义的争论,当时的争论很大啊,党内党外一片茫然,中国到底往哪里走?也许有人说毛主席、邓小平是伟人,我们很难有那么大的担当。当然要求我们在座的都对历史做出担当,要求高了,门槛 高了。但是又讲到顾炎武老先生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一,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伟人有伟人的担当,凡人有凡人的担当。危难之际有危难之际的担当,平凡之时有平凡之时的担当。担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有些同志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这是一种担当;有些同志遇到困难,绕道而走。我想要找准这个支撑点,作为普通党员,就是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就是要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你在岗位上的事。第二,要着力强化直面邪恶的战斗精神。《水浒传》电视剧里的主题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我们碰到邪恶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前不久看了个资料,就是原来的老太太过马路, 西边一帮少年搀扶到东边去,到了东边,东边一帮少年又搀扶到西边来,东边扶到西边,西边扶到东边,反正到不了自己的家,这是当年对老太太的态度。而现在老太太倒在地上,很多时候就无人问津,怕惹祸上身,怕碰瓷呀。现在不仅是在个别同志身上,不仅是没有了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战斗了,有的时候甚至连起码的天地良心都丧失。我们在“三严三实”教育、先进性教育中列问题清单时,很多人都谈到在与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方面做得不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等等,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缺乏担当的剖析。这种情况一个人两个人有不足为奇,也值不得大惊小怪,但如果这种倾向占了很大比重,那就不是小事,那就说明我们这个团队的担当精神的集体的这种“坍塌”,这是很可怕的。第三,要着力提高捍卫真理的理论水准。认识真理要有水平。要能够从平凡的、弱小的事物中发现趋势,看到方向、把握规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思想修炼,需要多次理论淬火的过程。什么叫“淬火”?铁匠打铁,总是把铁烧得通红,突然之间放到水里面去,冷却之后又放到炉子里烧,三番五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叫淬火,也叫做热处理工艺。通过淬火可以增加金属件的韧劲、长度、锋利、使用年限等。人也是一样,思想也是一样,都需要通过理论的淬火,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精神境界。同时,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候是需要付出牺牲的。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偌,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活活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当时天主教的理论认为,世界的一切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论。当然现在捍卫真理不需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但有的时候也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比如失去人们对你的信任,领导对你的了解,很可能失去一两种到手的机会等等,这都是有的。

第三个支撑点就是要有过硬的从业本领。我理解共产党人的品格,等于道德操守加过硬本领。因此,光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没有过硬的从业本领,是一种很大的缺失。历来的干部路线就是德才兼备。我们经常讲,德才兼备能干大事;有德无才做不了事;有才无德会干坏事。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志大才疏”,讲的是你有高大的志向,也可能有很好的政治操守,但是能力很有限。这种情况历史上有,现在仍然有。《项羽本纪》中,对项羽“志大”的描述有两个精彩的细节。一个是“御万人术”。小的时候项羽父亲叫他学手艺,学这样不行,学那样不行,问他到底想学什么?项羽说要学御万人术,就是能够驾驭人的技术,这说明项羽志向很大。二是“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出行浩浩荡荡前呼后拥,项羽脱口而出我可以取而代之,政治上抱负很大。但最后在和刘邦的争夺中,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最后兵败自刎乌江。第二个志大才疏讲的是三国的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北伐的很重要一战,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诸葛亮都拒绝了,而用马谡。马谡兵书倒背如流,兵书上讲的居高城下,势如破竹,结果他教条主义,把兵营扎在山上。人家一来,把山下给你围住 让你弹尽粮绝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这都是历史上的事,现在也是一样,我们有些同志也是有高大的志向,有远大的抱负,但缺少实现志向和抱负的能力和水平,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成天怨天尤人,认为生不逢时,生不逢地,满腹经纶,没有施展的地方。

第四个支撑点就是要有强烈的规矩意识规矩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障。孟子2000多年前就说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民族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与“礼”。我理解其中的“仁”指的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律;“礼”指的是外在的纪律约束,“仁”和“礼”加起来,就是我们这里讲的“规矩”。我们党历来重视规矩建设,我们现在进行红色教育经常到桂东沙田,为什么到桂东沙田?因为沙田有一个第一军规广场,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到八项注意),就是在桂东沙田由毛主席制定的。我们现在的政治规矩已经覆盖到方方面面,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不学规矩,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的大有人在。去年元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六次会议上有个讲话,听了以后如黄钟大吕,令人如雷贯耳,其中有两句话听了很震撼,一是党内还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二是有党员干部对党中央阳奉阴违,甚至搞非组织活动。总书记在这之前还指出了“七个有之”。我想总书记讲话讲的是不讲大规矩,至于不讲小的规矩,就更多了。比如干部提拔使用中怎么样风清气正 ,也定了许多规矩,绝大多数都能够遵守,但也存在违反这些规矩的现象。比如我们党内现在十分强调,要建立和实行报告制度,重大事项要向组织报告,但是我们现在补报告的,报告不及时的,报告不准确的,还不是一两个,这是最基本的规矩。还比如“四个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事,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些规矩我们背起来朗朗上口。很多规矩是一级对一级负责,党组决定了的事,党组来负这个责任;领导决定的事,领导来负这个责任,你就按决定了的事抓落空,落实出了问题,由决定者承担责任,不由你执行者承担责任,这就是我们党的规矩。但是就有个别同志,决定了的事他不执行,问他为什么?回答怕执行了出现什么问题。我只能回答四个字,叫“不懂规矩”。还有规矩意识要求我们,要有边界、要守底线, 强调个人的道德自律。为什么要强调道德自律?因为这个世界永远是复杂多变的,很多事情是难以、甚至是不可能用规矩和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的,但是从社会良知来讲,又是不能做的。这种道德自律,就是我们的行为底线。古今中外,类似的例子很多。北宋包拯不仅自己是千古廉吏,而且还有个闻名千古的家训,即:“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就是后世子孙如果有作了官,却贪脏枉法的,不得入本家族谱,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不依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做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来说,要做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来说,要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这都是大的规矩。很多人在家里都定得有规矩,家里面有几条是不能做的  或是应该怎么样的。今天这个场合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也有自己的规矩,其中有两条,我现在一直坚持得比较好。我的第一条规矩,迄今为止坚持不同我共事的同事和下级打牌,我到农业委5年,哪个下级和我打过牌,别说是要兴什么3块5块的钱,就是当年钻桌子的时候我都不打。为什么呢?你是个领导,打赢了你不舒服,人家有对子要拆着打,失去了游戏的初衷。所以我从来不和同单位的同僚以及下级打牌。第二个规矩就是拒绝我工作单位的同志到我家里面登门拜访。为什么这么坚持呢?你是领导,人家到你家里面带两条烟、带两瓶酒,也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在要提拔一些干部,任用一些干部的情况下。到你家里面去,本来这个干部很优秀,应该提拔,也提拔了,会给他一个误区,认为是到了我家里面,那两条烟、两瓶酒起了作用。你这个干部很优秀,但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一直提拔不了,还会给干部造成误会,你看我送2条烟2瓶酒还提拔不了,提拔的人肯定送了4条烟4瓶酒。所以我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有事情在办公室谈。有的人实在是到了院子里面,我说我在散步,来陪我散散步,边散步边聊天边交流,这就是规矩。我们在座的大家很多都有自己的规矩,我看有些规矩是需要定,并且要始终如一的坚持。

三、牢固掌握共产党人品格修养的切入点

刚才,分析了共产党人品格修养的四个主要支撑点,即: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畏的责任担当、过硬的从政本领、强烈的规矩意识。作为个体存在的党员,应该如何切入?我提三个方面的体会:

1、在纷扰中保持清醒。“两学一做”做合格共产党员,首先是政治上合格。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是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要有方向感,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方向感,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头晕目眩。《吕氏春秋·察今》中有一句话:“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讲的就是思想的敏锐性。现今社会色彩斑斓,是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结构多元,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多元 ,生活方式多元,怎么能在多元的社会里面做到不花眼、不晕头、不迷路,不忘初心,善始善终,这就需要做到保持清醒。保持清醒还需要正确的比较方法。有的同志和朋友聊天、别人交流的时候喜欢举例,你看我和谁是同届毕业的毕业生,我和谁是同时入伍的军人,我和谁是同步踏入机关的同志,谁当了什么,我现在还是什么。你讲的这些情况都是实事,但是人的成长是复杂的 ,干部的需求是多样的。 组织上安排人一定是全面综合来考量的,不能够简单的比较。简单的比较很可能会比出怨气,比出委屈。比如最近农业委选拔了一批干部,党组统一的思想就是要启用一批年龄相对较轻的干部,解决我们整个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事业总需要人来做,也许没有入围的张三和李四比,点对点的比,张三在这个方面那个方面不如李四强,但是为了干部的成长,还需要启用。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曾经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到了很重要的领导岗位,仅论我的能力水平,未必就比没有到领导岗位的同志的水平强。这是事业的需要。而我们在岗位上做了几十年领导,现在很多年轻干部又走到我们前边去了,这也是事业的需要。只有这样去思考,才能够胸怀坦荡,才能够荣辱不惊。我们也碰到过许多情况,尤其是在社会上比,同时毕业的,可能走了另外一条经商的路,现在变成大款了,我现在还只有3000块钱、4000块钱的收入,感到养家糊口都比较困难。冯谖客孟尝君: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就是总书记为我们所提出的不忘初心。加入共产党这支队伍的时候,组织上没有骗我们,没有哄我们、蒙我们,条件都是明摆着的。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门槛是什么,有什么条件、义务、权利,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当官就不想赚钱,就不想发财,要发财就不要当官,二者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讲的就是要保持清醒。

2、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两学一做”学习是前提、是基础。首先要学好《党章》。《党章》十一章,55节,加上一个总纲,17210个字。,《党章》是党的总纲领,是共产党人的“圣经”,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要真正的学懂、学透,要能入脑、入耳、入心。关于《党章》我想对我们每一个党员提一个要求,能不能在每年七一期间,再通读一遍《党章》。通过通读《党章》,知晓党的性质纲领,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权利义务等等。如果再花点时间看点经典,比如《共产党宣言》、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毛泽东关于党建的理论。其次是学好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总书记系列讲话是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和发展,博大精深,要真学真懂真信。我们讲合格共产党员不是喊空口号,不是把“两学”作为一种政治标签挂在嘴上,而是要真正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内容。比如现在我们提“四个意识,提核心意识、服从意识,那我们首先要看总书记是怎么说的,怎么要求的。总书记鼓励我们做什么,支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总书记提倡和支持的,我们要自告奋勇去做,心甘情愿去做,做好做到位。总书记反对、制止的,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和制止。你学都不学,怎么晓得要去作什么不作什么,那样只能够是一种政治标签。

   3、在实践中磨练品行。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一是在实践中接地气。我们只有深入民间、深入基层、才能知道世间的冷暖,百姓的疾苦,尤其我们做农村工作的,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办公室应该在田间地头,在百姓家中。总书记经常讲,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在梁家河的七年至关重要,通过梁家河的七年实践,知道了什么叫农村、什么叫农民,农村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为什么总书记讲的话那么得民心,那么接地气,讲的话都能讲到我们的心坎上,这与梁家河的七年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七年培养了那么一种情怀,那么一种体恤关心基层老百姓的一种胸怀。我们搞农村工作的,就应该多点时间下基层,多接触老百姓,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能够提供什么。除了自己要研究以外,要多到民间寻找一点良方,高手在民间。二是在实践中练本领。我讲那么三句话: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作风。效力、坚韧、顽强等等作风都是来自艰苦环境的锻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工作中不要拈轻怕重,不要怕吃苦,更不要怕吃亏。其实吃亏是福,通过吃亏你能够感悟出很多东西,提升一种人生的境界,能够受益终生。要在枯燥的环境中涵养静气。要去掉一些浮躁的心里,这一点对年轻干部尤为重要,一个单位如同一个舞台,有台前有幕后的,有人做导演,有人做演员,有人就是负责道具、灯光、音响,还有负责跑腿打杂,这样才能演出一出大戏来。尤其是在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的情况下,涵养点静气更加难能可贵。有的岗位能够经常抛头露面,有些岗位就只能够埋头苦干。比如做老干工作就是跟老同志当孝子,兢兢业业为老干部服务。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一天到晚拿着笔在写,和外界几乎没有更多的接触,幸幸苦苦熬夜搞出来的东西,署名都不是自己,都是做无名英雄。还有做机关事务工作,做机关党委工作的等等,都是一些相对枯燥的岗位。但是这些相对枯燥的岗位更能够磨练人,更能够观察人。现在我们有一点资源配置权利的岗位大家争先恐后,蜂拥而上,我刚才讲的这些岗位,大家就退避三舍,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品格。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提升能力。做规律性、常规性的工作,张三会做,李四能做;非常规性的工作,张三做、李四做是有差别的。比如在复杂的信访工作面前,你去处理处理,在突发性的群体事件中你去试一试自己是骡子还是马。因此,提倡新进的机关干部,在信访这个工作岗位去工作一段时间,通过接触信访来接触社会,来了解信访问题,解决信访问题,来培养自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湖南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南省家畜育种工作站)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长榔路8号
网址:
http://www.jxswyz.com/
邮箱:hnsxmsyyjs@163.com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 湖南畜牧兽医研究所    备案号:湘ICP备14012661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后台管理